——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系列报道之四
(教务处供稿)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落实新入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有利于新任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有利于新任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学校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近期,我校完成了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本次期中教学检查中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和心理学院的“新教师助教制度”的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一、“助教+助课”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每位新教师带专业课程前须当半年助教,助教期间以听课、学习、批改作业、上习题课为主。带习题课程时,由指导教师提出意见、进行评价,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根据学院的教学情况,规划新入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培养其个人执教能力。新入职教师计划接任某一课程的主讲任务时,原则上应为该课程的现任课教师助课,做一个学期该课程的助教,熟悉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青年教师的助课不仅限于新入职的教师,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接新课时仍需一轮的助课,这样青年教师可以顺利接过教学任务,个人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


助课也为青年教师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2018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引进一位知名教授,在该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固体物理时,学院安排了一位青年教师跟着听课和助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位年轻教师成为主讲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的纽带,不仅协助主讲教授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学院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对没有个人经费的老师给与经费支持。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聘请退休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当院级教学督导,不定期听课,评课,反馈教研活动。
二、构建“两年过关,四年成熟,六年骨干”培养目标

在心理学院新入职教师的助教期为一年,学院安排教授或副教授职称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教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辅导。学院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和人才选拔的高标准、重业绩的原则,既考虑青年教师本人的成长需要,又注重学科建设及水平提升的需要。既注重学院近期发展需要又高瞻远瞩不忘长期规划,既要注重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又要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人才需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通过自学、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外出进修等办法,在提升学位层次的同时,加快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自身执教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心理学院以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学骨干和学术主力,实现“两年过关,四年成熟,六年骨干”的培养目标。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与心理学院结合实践完善新教师助教制,不断提升青年教师对事业的热爱,提高教学质量,新教师助教制度的持续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自身素质和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