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榜样: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个人事迹

发布时间 : 2019-05-29 点击量:

“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李联和

个人简介:李联和,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数学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力学学会理事。2015年9月,曾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被选派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学习研修一年。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应用数学、断裂力学及纳米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针对多场耦合材料的复杂结构特点,发展了经典弹性的Muskhelishvili方法、Lekhnitskii方法和Stroh方法,同时将这些方法与解析函数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准晶材料的热/力/电多场耦合断裂力学问题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发展和完善了准晶数学弹性理论,解决了若干准晶弹性、断裂及动力学问题,给出了常用断裂判据,揭示了相位子场对准晶材料变形与断裂行为的影响,为准晶材料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研究项目2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内蒙古青年科技英才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准晶断裂力学的复变函数方法》1部;在美国著名应用数学杂志《Applied Mathematic and Computation》、英国著名凝聚态物理杂志《J.Phys.: Condens. Matter》、荷兰著名物理杂志《Physics Letters A》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21篇。

荣誉奖项:2012年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2013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计划;2013年荣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5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5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2017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层次;2017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高颂华

个人简介:高颂华,副教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承担相关专业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工作期间以身为范,以行育人。

研究领域: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数字复原传承与虚拟现实展示的研究。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2007-2009年间参与了韩国国家级课题项目《韩国朝鲜时代首尔城虚拟现实复原文化教育工程》;主持及参与《草原丝路沿线漠南草原历史古城虚拟现实文化体验艺术的构建方法研究》、《虚拟现实仿真教育系统开发研究》、《民族地区虚拟现实仿真教育系统开发研究》、《呼市地区召庙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数字化研究》、《一带一路视野下新媒体技术在察哈尔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研究》、《文化强区背景下提升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传播力策略研究》、《内蒙古地区故居建筑保护及可拓设计研究—以毕克齐镇李喇嘛故居博物馆为例》等课题;开发地域民族文化新媒体成果19项,在省部级展览上参展并获奖8项;刊物上发表相关作品10幅,其中虚拟现实作品《归绥印象数字复原—民俗文化篇》、《归绥印象数字复原—城市布局篇》、《归绥印象数字复原—召庙文化篇》、《归绥印象数字复原—市井文化篇》4项作品获中国草原文化节整个文化展中最高奖项——最佳创意奖项4项。在此基础上,高颂华副教授还带领学生积极将研究成果向市场转化,先后为内蒙古博物院多媒体展示、元上都博物馆多媒体展示、和林格尔政府文化宣传、呼和浩特归绥古城新媒体展示、和林格尔北魏盛乐古城文化推广、察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毕克齐李喇嘛故居新媒体数字保护、呼和浩特召庙数据化研究等项目提供研究报告和开发策划方案。

荣誉奖项: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个人奖项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6年辅导学生团队完成的《蒙古包虚拟现实互动教育》科研作品获“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工艺+现代创意展”金奖,同时获得铜奖2项;在首届内蒙古草原文化创意设计展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7年荣获“2016-2017年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以及“五四共青团最佳支持者”两项荣誉;2018年荣获2017-2018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爱军

个人简介:爱军,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现担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副教授,博士后,学术型硕士生导师,专业学科(化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2013年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汪尔康院士,2017年从内蒙古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合作导师云国宏教授。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6.513)》,《Talanta (IF:4.244)》,《Materials Letters (IF:2.687)》,《IEEE Sensors Journal (IF:2.617)》,《Plos One (IF:2.766)》和RSC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的长期审稿专家。曾于2015年出访日本,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教学工作:自2004年7月就职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以来,一直担任学院一线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学术科研等工作。主要承担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蒙语授课)课程、材料和化学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分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等课程、研究生的色谱分析分离和生物环境材料分析课程。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内蒙古高等学校项目1项等。迄今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一区), 《Talanta》(二区)和《Analytica Chimica Acta》(二区)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18篇(主要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社美国化学会(ACS)、英国皇家化学会(RSC)、荷兰的爱思唯尔(Elsevier)、德国的斯普林格 (Springer-Verlag)、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等上)。撰写专著《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一部(主编),教材两部(一个主编(全国大中专蒙文教材《分析化学》),一个参编)。授权两个实用新型专利。

荣誉奖项:2016年荣获校级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荣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13届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8、2017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1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荣获校级第一届民族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入选内蒙古青年科技英才A类(领军人物);2019年荣获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称号(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胡日查

个人简介:胡日查,男,蒙古族,1979年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草原油画院画师,内蒙古教育学会会员。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2017年《蒙古族博克文化》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国家级),被评为滚动资助项目;主持自治区级课题1项、校级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自治区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8项;5篇论文发表在《中国艺术》等杂志上,20余幅作品发表在《美术》等专业刊物上。

荣誉奖项:所创艺术作品先后参加各类展览54项,其中,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五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写实)展》等国家级展览19项、由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等部门主办的自治区级展览35项;作品获奖17项,其中,国家级展览获奖5项:作品《苏尼特的黄昏》获《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8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奖(最高奖)、作品《远方》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自治区级展览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学术奖1项、优秀奖5项;另外,作品《黄昏的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独贵龙运动》、《无尽的黄昏》被内蒙古美术馆收藏。

“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张昆

个人简历:张昆,女,蒙古族,1983年10月生,内蒙古商都人。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民族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至今,现为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师。张昆老师对内蒙古牧区社会发展有长期调研经历,在进行博士论文田野调查期间,曾赴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挂职锻炼一年。

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讲授“人类学与内蒙古游牧文化”1门全校通识课,“文化人类学”等7门本科专业课,“西方人类学名著导读”、“世界民族概论”等5门研究生专业课。因博士期间接受了中山大学系统的田野训练,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经常带领研究生开展田野调查,2018年7-8月赴二连口岸进行暑期田野调查,指导研究生撰写田野笔记和研究报告60万字(12人),使研究生的田野调查及学术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研究领域:生态人类学、民族文化与牧区社会发展等。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出版学术专著《根在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定居牧民的生计选择与草原情结》1部;参编专著《心连心、手拉手: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70年》等5部;在《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试析敖包祭祀与草原生态的关系——以东乌珠穆沁旗巴彦敖包祭祀为例”等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CSSCI来源核心期刊论文5篇,学术论文“牧区社会多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为例”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主持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乌珠穆沁旗定居牧民的适应策略与多元合作”、内蒙古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蒙古族定居牧民的社会分化研究——以东乌珠穆沁旗调查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政策背景下的牧民生计与适应策略——基于东乌珠穆沁旗的调查研究”、内蒙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自觉与回归:关于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展演的民族志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蒙古族定居牧民的生计选择与草原情结——以东乌珠穆沁旗调查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识课教学研究项目“人类学与内蒙古游牧文化”等6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典型牧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策措施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发育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70年”等5项;参加“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及日本举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北方游牧社会变迁”等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报告20余次。

荣誉奖项: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

“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包乌云

个人简介:包乌云,通辽市科左后旗人,教授,博士。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古蒙古语、蒙古古文字文献、敦煌石窟回鹘式蒙古文题记、历史语言学、阿尔泰语研究等。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同时还参与多项各级项目。

创新之处:一、著作《敦煌石窟回鹘式蒙古文题记的语言研究》被视为敦煌石窟回鹘式蒙古文题记研究的国内外补白性著作,也是敦煌石窟回鹘蒙古文题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著作选择中外丝绸之路亚非欧文化大运河中间的枢纽驿站-敦煌石窟中回鹘式蒙古文题记作为研究对象,开辟了敦煌学中一个独特的比较语言研究新领域,对蒙古语言文字研究,尤其是对中世纪蒙古语文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蒙古学文献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除此之外,该著作不仅对大量题记进行了逐字、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文字的流变,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发展和变化上都有所发现,对蒙古语文字的研究有补充和拓展意义。二、论文“《元朝秘史》原文为八思巴蒙古文的可能性”于国际学术会议及韩国学术刊物发表,在对《元朝秘史》、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蒙古文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论证观点,在国内外《蒙古秘史》语言文字研究领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三、蒙古文献田野调查收集到新的资料。曾赴法国、德国、波兰、匈牙利、蒙古、俄罗斯等国家以及国内北京、上海、甘肃、新疆、青海、河北、四川、湖北、辽宁、内蒙古等多地进行中古蒙古语文献实地调查,发现并收集了新的文献资料,为蒙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古蒙古语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曾受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敦煌研究所的邀请,远赴法国进行学术讲座,扩大了我校敦煌蒙古文献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曾受德国哥廷根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的邀请,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国际学术合作。五、与北京大学等全国高校教师合作的研究报告,得到了俞正声、孙春兰等中央领导重要批示(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