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中国社会科学报 | 李树林:解锁地方高师院校高质量发展“进阶密码”

发布时间 : 2024-05-13 点击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13日第8版全文刊载我校党委书记李树林署名文章《解锁地方高师院校高质量发展“进阶密码”》,全文如下。

图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 作者/供图

解锁地方高师院校高质量发展“进阶密码”

◇李树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报告赋予了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育强国,大学何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建强做优教师教育、培养更多大国良师,是我们必须回应的时代需求。“兴国必先强师”“强教必先强师”,是新时代赋予师范院校的重要战略地位。

把牢国之大计“方向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中国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根植中华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

——必须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础在全面,核心在领导。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方针贯穿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那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强烈意识。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第一法则、核心要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道路是方向,旗帜是生命,对此头脑必须清楚,方向偏了,道路错了,就是会犯颠覆性错误,没有回头路。实践中,要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最大的“国之大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有政治能力。教育的背后是政治,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要把政治能力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高“政治三力”。首先要提高政治判断力,也就是要着力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必须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清醒明辨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其次要提高政治领悟力,也就是要着力解决“怎么想”的问题。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谋划工作。最后要提高政治执行力,也就是要着力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要有组织体系。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即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执行有力的组织机构。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使基层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而机构改革的推进,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是否有利于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要切实从领导体制、机构职责、资源配置、运行机制上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四是要有制度保障。就是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一是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是贯彻民主集中制,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学校要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执行好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学院要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组织会议制度。三是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党内政治生活熔炉作用,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意识。

——必须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坚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关系教育事业成败,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作为育师之校,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实现“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绝不能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灵魂上出问题。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责,将其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全校师生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勤奋学习、躬耕教坛,为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贡献。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因责而生、尽责而兴。想要实现以自身晋位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那就必须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最高追求,全力以赴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独特作用,自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讲大局、担重责,坚决将其作为主线,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通过一批又一批好老师,着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遍播北疆、代代传承,为维护民族团结、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战略支撑。

找准高校治理“切入点”

高等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治理具有同构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可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双一流”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把人才队伍这个第一资源锻造好。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高校,更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保障是根本保障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念好“人才经”、打好“人才牌”,靠人才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来说,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育难题,让人才队伍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根本之策是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必须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上,突出精准化、高质量。要统筹好三个方面的需要:首先是解决引才不够均衡问题、提升学科专业契合度的需要,亟待解决的是结构优化问题;其次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亟须解决的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问题;再次是长远发展的需要,需要解决的是人才储备的问题。我们要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继续探索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的体制机制,持续破解民族地区高水平人才引育难题。要建立多维度的分类分层评价机制,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专家评价,体现“重实绩、重贡献”鲜明导向,系统构建科学的教师队伍评价体系,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要强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适合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特色的选育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提升管理服务队伍建设质量,优化管理服务队伍规模和结构,在部分特殊岗位,通过多种聘用方式吸纳专业人才。推动管理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完善核编定岗、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专业培训、严格考核管理、推动交流轮岗,打造一支与“双一流”建设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

近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探索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的体制机制,持续破解民族地区高水平人才引育难题;建立了多维度的分类分层评价机制,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充分体现了“重实绩、重贡献”的鲜明导向,基本构建起了科学的教师队伍评价体系,教师队伍活力得到明显激发。

——必须把制度机制这个治本之策建立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对于高校而言,要增强制度治校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善于通过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要在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大学治理效能上下功夫、见实效,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学校改革与发展。

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大学治理效能,关键是要提升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和智能治理水平。要进一步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调研准备机制、意见表达机制、决定形成机制、决定执行机制、反馈调节机制、绩效考评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学习提高机制。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系统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健全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学校改革与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和优化内部组织职能设置,完善“学院办大学”体制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提升院系自我治理、自我约束、规范运行、加快发展的能力。完善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职责和工作规程,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优势。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数据融通、流程再造、结构重组,打造信息技术赋能学校治理新生态,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着力消除信息孤岛,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制度意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加大制度执行督查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在制度执行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确保制度人人遵守、时时生威、处处有效,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用好内生动力“主抓手”

内生动力,也称为内源性动力或内驱力,是指源于个体或组织内部的需求、意愿或目标而产生的自我驱动力量。这种力量是推动个体或组织持续成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那么,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这一动力,从而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必须把大学文化这个内生动力培育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历史的积淀所形成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包括战略定位、奋斗目标、办学传统、学术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是大学内在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的竞争与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取决于文化。因此,高校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来抓,扎实推进以文化人、以文治校。尤其是作为师范院校,要打造独特鲜明的文化生态,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好师道文化,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高师院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各方面,成为形成具有师范特质的大学文化。

一要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学校的政治生态综合体现了党风政风校风学风,集中反映了政治生活状况及政治发展环境。学校有好的政治生态,党员干部才有干事创业的动力,教师才能安心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成长。要持续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讲团结、谋发展、促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决杜绝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歪门邪道;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武大郎开店。要以严的主基调正风肃纪,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

二要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生态。学校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师生都要遵守学术规范。要让学术回归学术,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坚决反对学术腐败,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引导师生做真学问、求真知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三要涵养健康向上的育人生态。深化开放办学、创新育人生态是推进高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要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聚焦问题导向,坚持引导、管理、激励、示范、约束相结合,立足综合施策、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强教风、正学风、树校风。

四要打造独特鲜明的文化生态。一是红色文化,要充分发掘我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所传承的红色精神,比如坚守初心、胸怀家国,敢为人先、革故鼎新,团结奋斗、矢志图强等。二是师道文化,要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各方面,形成具有师范特质的大学文化。三是北疆文化,要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大局,通过“北疆文化研究院”等载体,推进北疆文化升华为大学生的独特精神标识,同时为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必须把家国情怀这个中华文脉传承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和重要的精神力量,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最深厚的情感,是支撑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最稳定依据。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胸怀教育者应有的大格局和宏观雅量,把主要心思用在精进学术水平上,用在培养优秀人才上。

牵住改革创新“牛鼻子”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全面推进创新。可见,只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必须把改革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使用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发展条件先天不足,要想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是关键一招。必须倍加努力、主动改革创新,通过创造内部条件,进而争取外部条件支持,实现自身发展。进入新时代,高校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深层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不断汇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磅礴力量。

——必须把办学条件这个基础支撑保障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其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与否,就看是不是彻底打破了落后后勤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性障碍,是不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的转变,是不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过后勤服务外包作为最有力抓手,着力破解高校后勤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校外优质服务资源,一方面减少了校内无效和低端供给,另一方面扩大了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但增强了后勤供给结构对师生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还提高了后勤服务的质量和运行效率,满足了师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实践证明,面对高校后勤“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服务外包恰恰能提供一种“无限”的可能,促使高校后勤实现从有限服务到无限服务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后勤供给的总量、质量和效益,有效供给扩大,从而破解了高校后勤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图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师盛湖 作者/供图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边建平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