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3月13日上午,我校举行教授聘任仪式,聘请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詹福瑞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福贵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左东岭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额尔敦白音先生为我校兼职教授,聘请日本北海学园大学教授艾特先生为我校客座教授。赵东海副校长出席,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仪式。

赵东海副校长为詹福瑞先生颁发聘书。

赵东海副校长为张福贵先生颁发聘书。

赵东海副校长为左东岭先生颁发聘书。

赵东海副校长为额尔敦白音先生颁发聘书。

赵东海副校长为艾特先生颁发聘书。
詹福瑞先生简介
詹福瑞,男,满族,1953年11月生。河北秦皇岛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与评审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文史组副组长,河北省文学会副会长等职。
詹福瑞先生197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并留校工作;1988年于河北大学获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任河北大学中文系主任。1996年任河北大学副校长,1999年任党委书记。2005年先后任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国家图书馆馆长。
詹福瑞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曾出版学术专著《走向世俗—南朝诗歌思潮》《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等,合著《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李白诗全译》等著作多部。在国内权威学术刊物《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张福贵先生简介
张福贵,汉族,男,1955年11月生,吉林省敦化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华夏文化论坛》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等。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张福贵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延边大学并留校任教。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大学进修。199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
多年来,张福贵教授主要从事鲁迅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中日比较文学、东北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独立和合作出版专著10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编著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90余次,6篇论文与2部著作被译成日、英、韩文在国外发表或出版。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论著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次。
左东岭先生简介
左东岭,男,汉族,1956年生,河南省许昌市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组委员、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会议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全国明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学遗产》《文献》《文艺评论》等杂志编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左东岭先生1986年7 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学位。
左东岭先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庄子》《文心雕龙》,明代文学思想、明代诗歌史及王阳明心学等。出版学术著作《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明代心学与诗学》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目前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
左东岭先生曾获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是北京市创新团队“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带头人。作品曾先后获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奖项。
额尔敦白音先生简介
额尔敦白音,男,蒙古族,1962年9月生,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学组成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西藏大学文学院藏学系客座教授。
额尔敦白音先生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并留校任教。200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获博士学位。
额尔敦白音先生专注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古族藏文典籍挖掘、整理与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文学史》的子课题《蒙古族佛教文学史》等项目。学术著作《〈占布拉道尔吉传〉研究》《贡嘎坚赞〈智者入门〉与阿旺丹达〈嘉言日光〉比较研究》《松巴堪布诗学研究》等曾多次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
额尔敦白音先生曾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是自治区“草原英才”、“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带领人,被授予自治区敬业道德模范、自治区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艾特先生简介
艾特,男,日本籍,1956年4月生,内蒙古太仆寺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艾特先生1983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在日本大正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修读日本文学博士前期课程,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修读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博士后期课程,获博士学位。1985年9月在内蒙古大学外语系任教; 2001年4月任日本北海学园大学教授。
艾特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比较文学、诗学、现代文学理论等。出版专著《三岛文学的原型:起源、主干隐喻与结构》《文学诗性癫狂的想像力和大海意象的系谱:从西方古典到近代东方的传播、接受与变迁》2部,合著《从海盗史观角度重新构筑世界史——再探贸易和信息交流》《蒙古文学》等8部。参与国家级项目《日本东北地区佛教社会机能和复合型性质调查研究》《多种文化交流中的“空间/距离”研究》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