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本网讯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教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满全,笔名Dorontengri,内蒙古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职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东京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项,用汉文、蒙古文、西里尔文、日文出版学术著作30部、诗集5部、编著15部、译著4部,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社会科学》《阿来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以及《新人文學》(日文)《应用语言学》(西里尔文)《elibrary》(俄文)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曾获蒙古国“文学贡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42项。先后入选和荣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领军人才等国家和自治区荣誉称号14次。兼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开展地名历史文化全面复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满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穿教学研究全过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多维度开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应有力量。2019年,带领的团队申请立项重大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历史文化大数据库》,以重大项目形式对地名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和研究,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项目涵盖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12个盟、市,103个旗、县,768个乡、镇、苏木,11053个村的地名及山水名,行走16932.36公里,约对30万地名进行搜集、统计、分类、考证和挖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名复查路线图,87 个地点,总路程 16932.36 公里
获批全国首个数字人文专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复合型人才。2023年,满全带领团队成功申报“数字人文本科专业”,是全国首个数字人文本科专业,2024年软科评级为A+。2025年1月12日,全国“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成立,与全国联盟高校、科研机构及文化企业,一起大力培育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以及光明网、央广网等权威媒体对此进行专题报道,引发广泛社会反响。

采用多种文字产出丰硕成果,构建学科体系助力科教兴国。满全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艺学和学科史开展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中国、日本、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匈牙利等地用多种文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部、诗集5部、编著15部、译著4部,在国际、全国会议上宣读论文200余篇,提出诸多创新观点。例如学科三大系统、文学全史观、史料分类原则、数智文学史、故事基本模式等,旨在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助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创建3+1跨境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满全自踏入教师行列以来,为培养出忠于党、忠于祖国的优秀人才,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先后授课本科生3000余人,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人。2019年,其作为负责人的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其主持的课程获批(首批)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并获“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培育计划”项目。2022年,带领团队申报的教学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带领团队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3+1”跨境人才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三年、国外学习一年的育人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推行“思政引领、团队协作、学术训练”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提出“学校与社会双向循环”理念,倡导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问题,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应有努力。

打造团队获批博士后流动站,构建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全带领团队申请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将学科评级从C档提升到B档,构建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席专家,所带领的2支团队先后入选省部级创新团队,其中1个基地被认定为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团队中1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40余人次入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工程,全方位服务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组织文学活动繁荣文艺事业,提升国民素养增强文化实力。从2016年起,满全一直担任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用多种文字创作出版5部诗集,曾获蒙古国“文学贡献”奖章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多篇作品被选入各种选本。依靠学术兼职职务,每年策划、组织和参与众多国内外文学会议和活动,在组织话题、引领文学创作和研究、团结国内外同行推动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