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我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进校考查工作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 : 2025-05-11 点击量:

本网讯 5月7日至10日,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安排部署,以华中师范大学国内合作与培训管理处原处长洪早清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组组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田恒平任思想政治教育组组长、南通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院长丁锦宏任小学教育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资利萍任音乐学组组长、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原处长张良才任美术学组组长的陕西省教育考试评价与研究会认证专家组对我校5个专业开展了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进校考查工作。

8日上午,学校两校区同步举行联合认证专家组见面会,党委书记李树林,党委委员、副校长韩巍及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出席见面会。会议由联合组组长洪早清主持。

盛乐校区联合认证专家组见面会

赛罕校区联合认证专家组见面会

会上,李树林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就学校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社会贡献和育人成效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作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补充说明。洪早清对本次认证工作的目的、任务、方式和要求作了介绍,表示本次专家组进校考查将依据认证标准,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聚焦认证主线与底线,对五个专业进行公平公正全面的“体检”和“把脉会诊”。联合认证专家组分别对我校职能部门进行了提问循证。

会后,专家组一行参观了盛乐校区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校史馆、美术馆,赛罕校区思政主题教育空间、科学技术史博物馆。五个专家组分别与负责认证专业的学院召开了见面会。

进校考查期间,联合认证专家组共召开工作会议17次,听课看课49节次,调阅毕业论文设计268份、实习实践材料268份、试卷及课程考核材料50门次、共4711份,访谈校领导2人次、相关职能部门60人次、学院领导32人次、专业负责人9人次、专任教师75人次、在校生65人次、毕业生代表44人次、用人单位39人次、实习基地负责人13人次,走访教育实践基地5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专业人才培养相关信息,并核实相关数据,聚焦师范类专业认证主线和底线要求,开展了查证工作。

10日上午,学校两校区分别举行联合认证专家组考查意见反馈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考查意见反馈会,分为“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两个阶段进行。专家组全体成员,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党委委员、副校长韩巍及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等出席反馈会。

盛乐校区联合认证专家组考查意见反馈会

赛罕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考查意见反馈会

洪早清代表联合认证专家组反馈了进校考查整体情况,认为我校师范教育顶层设计理念先进,架构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基础教育底蕴深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在区域教师教育战略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议学校进一步优化制度机制,强化制度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常态化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指导和管理,持续推动专业建设与改进工作。五个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围绕师范认证的8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就各自重点负责考查的项目做了进校考查意见反馈,并分别与负责认证专业学院召开了专业层面进校考查意见反馈会。张军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进校考查期间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就认证专业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改进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

截至目前,学校已完成18个师范专业进校考查,教育部正式公布认证通过结果的专业共9个,为学校在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注入了持续改进动力,同时也为学校争取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服务区域基础教育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整改提高工作;将及时总结凝练成效,突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筑牢长效机制;将进一步发挥自治区教师教育“领头雁”作用,把师范类专业建设成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摇篮,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

图片:韩占文 燕书羽 文字:教务处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