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2019年1月1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黄雅丽代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奋力开创“双一流”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认真总结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工作任务,指明了今后我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描绘了未来学校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在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韩巍代表表示,大会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有继承、有创新。早在2004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时,学校就提出“抓机遇、谋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创特色、建名校”的办学思路,凝练出“培养蒙汉兼通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的办学特色。本次会议提出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彰显民族教育特色的新任务,是对以往办学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报告全文有79处带有“新”的表述,譬如新格局、新任务、新工科、时代新人等。报告指出,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前后,将把我校建成以教师教育为引领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位居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这一奋斗目标定位明确,令人鼓舞。二是体现了协同育人、融合发展的理念。比如,报告提出的师范生“4+2”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思想,提出的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举措,提出的育人工作综合改革、信息化改革、后勤改革的“三项改革”任务,均体现了学校各部门、各层面协同育人的融合发展理念。三是主业发展明晰,育人目标明确。报告指出,在校师范专业学生数要达到在校生总数的50%,这是学校主业发展的指针。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及“一流团队建设计划”,是打造名师、培育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和基本抓手。教务部门将全面贯彻学校党代会精神,以“建一流本科教育,育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的中心地位,科学规划,细化举措,切实承担起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责任。
王志强代表表示,报告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既立足我校实际,又瞄准国际、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内涵式发展主题突出。报告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举措和具体目标,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科研环境的形成,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起能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彰显民族教育特色,师范生比例达到50%以上,鼓舞人心。报告中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非常好,多次用到“拼出来”、“干出来”“主动争取”“钉钉子精神”“抓一项落地一项”“改一项见效一项”,体现非常强的实干精神。他表示,科技处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

张玉柱代表表示,作为学校过去五年发展的亲历者之一,我深切地感受到学校每发展一步、取得每个点滴成绩的不易。作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的亲历者之一,也深切地感受到这次党代会对我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学校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报告在总结过去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五年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及思路。他认为,报告对过去成就和经验的总结概括是充分和客观的,指出存在的问题也是客观真实的,制定的今后三个阶段发展目标是符合学校实际的,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突破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和人才紧缺两大瓶颈,以及将要实施的育人工作、信息化和后勤三个领域的重点改革也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尤其将建设一流本科、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作为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线和工作重点,是切中要害而且鼓舞人心的。作为党代表和研究生院负责人,一定深入学习党代会报告精神内涵,深刻领会和宣传党委的发展思路,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有信心、也有决心更加奋发工作,努力推动我校学科建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在新的时期迈上新的台阶。
贾世琦代表谈到几点体会,一是新时代标注新方位。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和行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报告从16个方面全面深入总结了学校处于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绩,为我们标注新方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新形势引领新实践。报告中五个必须坚持和四个自查问题深刻分析了我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系统回答了我校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体现了对我校工作规律、现实需求、学校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尤其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我校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切实将学校自身发展与广大师生的需求贯彻到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到我校建设的各方面。三是新部署指引新征程。报告中明确的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一二三发展思路不仅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什么路、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还提出了各个阶段发展目标的总体安排。为了全力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确立为“一个坚持”,“两大突破”,“三项改革”,充分体现了我校务期必成的决心和志在必得的信心。这个新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自觉把远大目标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立足学校实际,一年一年接续努力,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经验与体会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避讳问题,不回避矛盾,认识十分清醒,为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对哪方面还干得不够好的工作的归纳,代表们认可度较高,认为是十分理智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很明确,指导意义极强,对全校师生未来五年要干什么指明了方向。四是新任务呼唤新作为。报告提出了全面开启“双一流”建设新征程。这是一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报告围绕新的奋斗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从行政和党建两个大的方面规划未来五年工作。行政工作七个大块20个方面,党建工作5个方面体现的新任务和新作为呼之欲出。从头到尾贯穿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科学化、体系化、一以贯之的思维模式,以跳起来摘桃子的总体思路规划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明确、便于操作、振奋人心,对全校师生未来五年怎么干绘制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大会之后,我们将组织全校团员青年立即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学校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热潮,进一步推动报告精神落地落实,形成生动实践。
吴爱华代表感慨道,作为一名党代表,她有幸参与了报告修改的全过程。报告从起草到定稿历时近三个月,数十易其稿,从白天到夜晚、从校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各路人马和各部门多次参与修改,劳筋骨、动脑筋、绘蓝图,最终形成了一个求真务实的报告、凝聚人心的报告,同时更是一个有内容、有思想、有分量、有温度的报告,是指导学校今后五年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育人、后勤、信息化等三大改革重拳出击,彰显了校党委将在未来五年,带领师大人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奋力开创“双一流”建设新局面的信心、决心和雄心。

刘官厅代表谈到,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对问题的分析准确客观,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建设项目内容具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认为,人才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水平,并且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大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一流的人才队伍。坚持以人才工作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加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海内外广泛招聘,大力吸收引进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二是深化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统一,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四是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增强院系选人用人自主权。
刘美玲代表表示,大会隆重热烈、节俭朴素、高效务实,通过认真学习大会报告,面对学校以往取得的成绩,深受鼓舞,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计划,充满信心。一定会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要求,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党代会精神落实为抓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围绕中心工作,努力抓好基层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助推我校“双一流”建设,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