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两学一做】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 : 2016-10-21 点击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纪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10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即两个教工党支部和一个研究生党支部共 48人,到土左旗塔布赛乡参观了乌兰夫故居。老师和同学们身临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农家大院,详实地了解了乌兰夫的童年生活和以家乡为中心开展地下斗争的革命事迹。

出发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呼努斯图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本次系列活动,安排部署了近期工作。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就是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信奉党的政治主张,不履行党员义务,不遵守党规党纪,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行进路上各支部为每位党员发放了党章,并在车上带领大家集体学习党章,为下一个“党章知识竞赛”环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忆苦思甜,激动的唱起了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打靶归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土左旗塔布赛乡,老师和同学们走进乌兰夫故居,参观了乌兰夫同志生平展览馆。馆内收藏展出他一生中重要的照片、文献资料以及他的生活用品等。观看完整个展厅,让我们了解了乌兰夫同志一生的光辉历程,从他投身革命到奔赴延安,从临危受命解散“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到建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员合格的标准,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每当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都要提出合格共产党员的新标准。这次学习教育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做到“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在音像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达布老师就《乌兰夫研究》做了简明扼要的报告。达布老师借乌兰夫诞辰110周年、承德”4.3”会议70周年,对乌兰夫个人生平,乌兰夫研究概况,乌兰夫研究机构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研究乌兰夫的主要成果。他还从个人角度评价了乌兰夫,他认为乌兰夫是民族教育家,优秀的社会革新家。列举了在乌兰夫主持领导下建立的很多学校,乌兰夫基金会,乌兰夫奖学金等。谈到了乌兰夫民族工作思想,乌兰夫民族团结思想等研究领域的个人想法。乌兰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名蒙古族党员。他认为,历史和内蒙古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制度,选择改革开放,要想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一定不能离开乌兰夫的实践与思想研究,乌兰夫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乌兰夫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接着,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时空老师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多民族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的一份财富。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明确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时要更加关注民生,落实精准扶贫和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打造嵌入式社会结构,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乌兰夫铜像前,学院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三名研究生同学,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全体老党员佩戴党徽并重温入党誓词。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观点。“学”是“做”的基础,“做”是“学”的目的。广大党员要把学和做统一起来,贯穿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过程,统一于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和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 。在党章知识竞赛活动中,设置了“小组必答、个人抢答、党员必答和非党员试答”等比赛环节。整个活动气氛热烈,精彩纷呈。对党的章程不仅要真学、真用,更要活学、活用。

最后,全体党员合影留念。参加本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感慨很多。让我们共同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时期红色记忆。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要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