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建恩在清水河境内发现史前城址

发布时间 : 2019-11-21 点击量:

本网讯 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建恩带领其考古团队在清水河县境内、浑河北岸的一处台地上发现一座距今约4300年至4000年的史前时期城址——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这是目前我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时期城址。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占地138万平方米,由内城和外城构成,拥有较为完备的瓮城、城门、马面、瞭望台等防御体系,城内房址、窖穴、墓葬、台基等各类遗迹保存较好,具有极为重要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价值。这一考古发现是国家文物局重大考古项目“考古中国——河套地区史前聚落与社会”课题的重要成果。

该城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但对其文化属性、时代、结构布局尚未开展深入研究。今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曹建恩带领其团队开始对其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初步掌握了后城咀石城文化属性、城垣分布、空间结构、附属设施等考古学信息,这对于阐释龙山时代石城发展脉络,探究龙山时代石城时间与空间差异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本年度对于“瓮城”的局部揭露,基本可以大体复原其基本形态。“这一瓮城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向前推进了2000年。”曹建恩说。此遗址瓮城、壕沟、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代表了这一时期等级最高、防御体系最为完备的城防系统,这个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早期“国家”概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据了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河套地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与保护、深入发掘遗产价值,讲好“黄河故事”,阐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丰富中国文化“满天星斗”区系特征,依照课题规划,曹建恩带领的团队还将对后城咀城址开展三至五年的主动性持续发掘。

曹建恩向来访人员介绍后城咀石城基本情况。

曹建恩陪同专家考察发掘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