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以OBE为理念,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创新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

发布时间 : 2020-11-22 点击量:

本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教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书记先后对教师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相统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我校的鲜明底色。多年来,我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是自治区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师范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校大力加强师范专业的建设,到目前,我校师范专业数量达到42个,今年我们师范生招生比例占招生总数的70%以上。我校在注重数量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质量的提升。学校在2019年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全面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任务,并在当年学校本科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投入专项资金,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台、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探索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

认真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自治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

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为了提高师范教育质量,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在全国启动了师范专业认证评估工作。我校从2017年开始,就以师范专业认证评估为抓手,大力开展师范专业的建设工作。按照师范专业的认证标准,贯彻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重新制定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出台相关的人事、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范生实践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践教育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工作,成效显著。

一、持续学习篇

为有序提高我校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我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持续学习计划。

我校先后邀请了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张胜前博士、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田腾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唐志列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赵长明教授为我校师范类专业教师及相关职能处室的工作人员做不同层面的的主题报告。

张胜前博士讲座现场

田腾飞教授讲座现场

唐志列教授讲座现场

赵长明教授讲座现场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还组织教务处、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育学院负责同志以及师范专业类认证工作相关同志赴首都师范大学等地进行考察调研。

赴首都师范大学考察调研

除了线下组织的的培训学习工作外,疫情期间学校及时发布了《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线上培训的通知》,组织全校各学院、各部门认真学习,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最新要求及时传达给全体教职员工。我校还组织印发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学习材料》,结合新媒体推送学习材料,加大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宣传力度。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培训会和推进会,“学生中心、产促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已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深入人心。

张海峰副校长主持召开师范类认证工作推进会

二、苦练内功篇

为切实提高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我校在多方面“苦练内功,真建真改”。

学校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与自治区联合建设5400平方米的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并着力打造教师教育实训管理信息系统云平台,实现了教师技能训练实训硬件建设的“四中心、一平台、一引领”。“四中心”,即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心、教师教育信息化中心、学科专业教学实验中心和教师教研能力提升中心;“一平台”,即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一引领”,即引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硬件条件的改善,旨在发挥内蒙古师范大学办学特色,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实现教师“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

学校以“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为核心,重塑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实际,优化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确定“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对应矩阵和“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完善以多重能力培养为导向,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动基础实验与创新性、设计性实验有机对接,实验教学与早期科研训练有机结合,构建“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实训,加大经费投入,分类制定实习实训标准,完善教学实践规程及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化实践课程建设为重点,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

以打造“金课”为着力点,突出课堂教学改革。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智慧教室,实施“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新范式。

学校2019年首创教育实习“双选”模式,目前成功举办三届“教育实习双选会”。自学校与北京市、辽宁省朝阳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政府、海南区政府联合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来,现已发展50多所中小学参加“双选会”,取得了跨越式的成效。此教育实践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成长,也为其未来求职做了更有效的铺垫与选择,同时也为基地学校输送优秀、专业性强、符合需求的人才,为精准锁定人才打开了智慧通道。对全国师范生培养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

我校与超星公司合作搭建校企、基地校、产学研间的实践实习交流、资源共享的交互系统,提供实践全过程信息化服务。建设基于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建设集学生、教师、学校、企业于一体的实践在线管理平台。依托该系统我校将第三届师范生教育实习推送到“云端”进行。能让实习生和基地学校,可以再在办公室、在家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互相实习生。并且实现了PC端、手机端切换操作。可以实时查看基地校需求、实习生人数、参加双选单位和各单位专业需求等功能。

线下双选会现场

实践在线管理平台

实践在线管理平台

学校组织专家对教师教育课程全体教师开展“OBE模式”教学指导活动,邀请到的十位指导评委都是我校很有影响力的教学论专家,张海峰副校长参与教学指导并推进认证工作。通过这样的培训指导,参训教师都表示,这次培训针对性强,不排名,只关注教师的成长过程,“产出导向”的教学能力能得到切实提升。

“OBE模式”教学指导活动现场

学校从2017年底开始积极探索、讨论、设计切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经过近3年的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构建了以“国标性”、“内涵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原则的,由宏观教学质量数据监测、中观专业评估与认证和微观学情专项调查三部分组成的“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校自主研发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是自治区首例自主研发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而且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方案。通过系统数据,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每月为学校决策层提供一期《本科教学数据信息与解读》,做到了质量监控工作常态化、可视化。信息多种形式的反馈,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各级教学工作的改进及教学资源的分配。

学校制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关于选派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挂职交流的实施意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关于建设院校两级中学(小学、学前)教育教学案例库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学生中心篇

学校先后召开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会、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党委专题会议,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2020年师范生招生比例提升到70.44%,师范教育的社会品牌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立足师大、服务全区,我校累计完成了四届“内蒙古自治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筹备、组织及比赛工作。2016-2019年四届内蒙古自治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累计参赛人数554人。我校累计有100人参赛;31人获得一等奖、40人获得二等奖、24人获得三等奖、5人获得优秀奖。

2020年我校学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再获佳绩,我校学子的一等奖获奖数量和团体总分排名位居第一,在15个组别17项一等奖中,荣获13个组别的14项一等奖,同时荣获10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和1项优秀奖,38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获奖铜牌

为及时掌握真实可靠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动态掌握用人单位用人需求,推动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改革针对性,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实施办法》。我校定期开展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调研活动和毕业生满意度调研,了解学生对于专业选择、课程学习以及自身发展的多种诉求,建立综合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