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名单公布!我校2个支部入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发布时间 : 2024-10-26 点击量:

  本网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我校文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和地理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成功入选。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旨在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入选的党支部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各项任务,形成“强国行”专项行动典型工作案例,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应用。

文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文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18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拥有博士学位12人。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入选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1人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教工第一党支部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专家型党员教师团队。近年来,支部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3部;组织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竞赛奖35项。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党建+业务”工程,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21年6月,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在“强国行”专项行动中,支部将积极开展党建联建,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基层社区等党组织积极开展联学联建,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选送支部专家教师到对应帮扶点乡镇中小学、社区开展送教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与自治区教育厅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活动,如承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聚焦教育强国建设,面向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发挥党建思政、教书育人、科研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结合推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覆盖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师生等对象,以专题讲座、科普活动、教育教学研讨、学科发展咨询等方式,服务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同步打造一批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认同的“大思政课”。结合中文专业特点,推出一批校园文化精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持续打造“人文之夜”读书会品牌、寒假线上学术冬令营、诗词嘉年华、汉字听写大赛、中华经典诵唱大赛、主题教育青春话剧、征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进而实现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自治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经验和方法借鉴,为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地理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地理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7人,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蒙古国“北极星勋章”获得者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6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青年才俊奖”1人,其他自治区级人才16人。2024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支部依托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自治区的基础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城市规划与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支部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发明专利14项。地理学获批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地理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支部教师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3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51项和自治区级竞赛奖项21项。作为自治区唯一的地理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单位,已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6000余人,为自治区的基础教育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期内,支部将聚焦党建联建,强化党员的党性教育和政治引领,与校外相关单位建立党建联建机制,共同开展理论学习、主题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活动,形成校内外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结对共建模式,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强国行”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引领。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双引擎,通过党建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结合地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党建促进人才培养,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区域输送高质量的地理学人才。以技术赋能、人才赋能、文化赋能“三维赋能”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依托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推动学科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争取在“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上有突破,服务自治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野外实习、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创新创业“四轮驱动”为实践育人的基石,通过党建工作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地理人才。

来源:组织部

编辑:苏伦高娃  初审:刘燕荣  复审:边建平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