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报编辑部讯 11月3日上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内蒙古写作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文学院承办,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和内蒙古汉语言文字研究会协办的北疆学术沙龙第35期暨内蒙古写作学会主题沙龙“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文心雕龙》传播、普及与应用”学术活动在我校举行。
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胡益华,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云峰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胡益华出席活动并致辞

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云峰出席活动并致辞
著名作家、记者石羽作了题为《内蒙古“龙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主题发言,在发言中他首先对内蒙古文心雕龙学研究的师承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内蒙古文心雕龙学在全国学界的影响,并提出了内蒙古文心雕龙学发展的建议与思路;著名学者吕光明以《< 周易>与< 文心雕龙>》为题,通过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认为《易经》是《文心雕龙》的一个思想源头,并从象征性、“中”“正”思想、“时”“位”背景、四字韵体形式等方面阐述了《文心雕龙》中蕴含的《易经》思想,并谈到研究的视角和领域应不在只局限于《文心雕龙》文本本身,而应融入更为广阔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思维模式的背景;我校教师万奇作了题为《成一家之言:刘勰与< 文心雕龙>》的发言,谈到应该重新校注《文心雕龙》,深化《文心雕龙》文献研究,转换《文心雕龙》研究视角,重新发现《文心雕龙》,推出《文心雕龙》普及本,让“龙的传人”读之、爱之,应用《文心雕龙》于今天的文论体系构建、文章写作与阅读、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等领域中,推进“新文心雕龙”(宋代至近代文话)研究,开拓“龙学”研究新局面。
李子广先生、岳筱宁女士和朱吉勒先生分别对三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与会专家就三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热烈讨论,学术气氛浓厚。


内蒙古《文心雕龙》学研究在学术带头人王志彬先生的带领下,梯队建设鲜明,研究成果丰富,仅在中华书局的出版《文心雕龙》研究专著就已达五部,是全国《文心雕龙》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镇。特别是在2017年由内蒙古写作学会牵头、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四次年会,将内蒙古《文心雕龙》学研究推向了全国乃至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