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8月10日,自治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在内蒙古饭店召开。会议分析了内蒙古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发展任务。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举行了“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揭牌仪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纯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昀祥,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姜伯彦,自治区文明办副主任王晓平与我校校长云国宏共同为基地揭牌。

据悉,“内蒙古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部校共建基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同建立基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基地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基地同时接受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财政厅多方的指导和监督。
“内蒙古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的建立,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自治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专业优势资源,建立跨学科、跨行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合作平台,为传承创新自治区优秀民族文化、助力文化扶贫攻坚,推动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基地拥有完善的设计研发基础设备和设计研究人才团队。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现有设计学下六个专业方向,是自治区成立最早、专业最全的设计学科,拥有设计孵化工作室40间,200人的路演大厅1个,100人多功能报告厅3个,30人多功能会议室(洽谈室)5个、70人中澳联合导师项目孵化工作室4间,3000平米的设计展厅,内蒙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教学研究型师资6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在校设计学硕士研究生136人、全日制设计学本科学生1500人。二十多年来有200余名毕业生分布在自治区所有高校和临近八省区高校的设计专业中任教,5000余名毕业生活跃在设计产业一线。
基地运行将以具体目标为导向,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各方力量创立“内蒙古文化创意设计联盟”并召开第一次联盟会议,举办“2018首届草原国际设计节”,依托联盟力量针对“内蒙古首届文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获奖作品进行孵化开发、深化设计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19年,争取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运作成立“内蒙古文创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创创业投资领域,支持在自治区去建设“内蒙古文创”(拟)品牌,打造一批系统性的文创成果并促进专业化、集群化转化;2020年,构筑内蒙古文化创新产业智库,建立自治区文化创意产业培训平台和内蒙古地区传统品牌活化与再生推广平台,助力自治区文化扶贫攻坚和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包括已于8月3日开展的“2018丝绸之路国际那达慕-草原国际设计节”在内,“内蒙古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近期将开展“内蒙古首届文创设计大赛文创品孵化工作”、“香港知名文创设计师马志雄独立IP作品展”、“‘草原牧居’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第三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奖”、“草原丝路-中国传统书法李志平书法艺术作品展”、“草原丝路-草原风光李世勇摄影作品展”等多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