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学学院讯10月23-28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系列学术活动在内蒙古地区举行。本次系列学术活动以学术考察与调研、学术讲座与讲课、项目会议与交流等三项议题进行。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和日本国的专家前往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考察、调研、走访著名辞学家、沟通蒙古语与西方的先驱马岱纪念碑及其后裔,蒙古族现代文学奠基人、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纪念碑及其博物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等地,考察、搜集民间留存的图片资料和口传资料;日本北海学園大学艾特教授、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大学拉丽萨·喀尔喀茹娃教授、蒙古国科学院博·孟和巴亚尔博士分别作以《柏拉图:我的诗、我的理想(理性)国、我的学生》、《布里亚特文学:历史与现状》、《蒙古国现代文学研究:新趋势与新理念》为题的学术讲座,并给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进行讲课;围绕“梳理与展望: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和日本国蒙古文学学科史研究”为主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以及核心成员进行互换信息和学术交流。
在工作推进会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首席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满全教授以《项目进展情况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为题作报告,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研究生阿丽玛以《蒙古文学学科史多语种数据检索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用规则》为题介绍和演示多语种检索系统的诸功能和运用规则,子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策·朝鲁门教授、内蒙古大学乌日斯嘎拉教授分别以《日本的蒙古文学学科史研究概况及子项目进展情况》和《俄罗斯联邦的蒙古文学学科史研究概况及子项目进展情况》为题作报告,日本北海学園大学艾特教授、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大学拉丽萨·喀尔喀茹娃教授、蒙古国科学院博·孟和巴亚尔博士分别以《考究与实证:日本人的蒙古文学研究路径》、《传统与创新:俄罗斯联邦地区的蒙古文学研究》、《蒙古国地区的蒙古文学研究概况》为题作学术报告。主题发言之后,来自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文学学科史多语种数据检索管理系统的诸功能、境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境内与境外的信息互换与交流、项目成果的境外发表与出版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本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子项目工作推进会议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组、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组主办,子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策·朝鲁门教授主持会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满全教授作会议总结,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和日本国的学者、研究生50余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