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内师故事

以“讲堂”促学习 以“学习”促建设

发布时间 : 2013-11-20 点击量:

——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大讲堂”十年建设纪实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积极推动基层宣传工作的机制创新和方式创新。基层大讲堂作为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宣传工作中体现了特殊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肩负着为自治区及周边八省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建校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育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校盛乐校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中建立的首个新校区。目前,校区本专科、研究生人数达18000余人。“盛乐大讲堂”的设立是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建设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盛乐大讲堂”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盛乐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特别是近十年来,我校不断推进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着力加强社会科学普及阵地建设。作为学校“校园讲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盛乐大讲堂”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讲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在社科知识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提升广大师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有规范、有标准,讲堂厚实起步

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大讲堂”,以“弘扬先进文化、关注社会话题、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师生素质、共建学习校园”为宗旨,以培育校园文化积淀、凝练大学精神为目标,针对全校师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学习教育和知识普及,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科普和讲座活动为载体,成为了“三尺课台”之外能够传播正能量的“大讲堂”, 为提升广大师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我校着力打造的“学习型”校园助一臂之力。

自2004年9月“盛乐大讲堂”活动开展以来,在每一学期初,通过与驻校区各单位征集选题,制定具体计划。基本形成了以“专题讲堂”为综合载体,校党委宣传部、盛乐校区管委会主抓,校团委、学生处等各部门配合,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学院具体落实的齐抓共建的格局。

盛乐校区报告厅是“盛乐大讲堂”的主阵地,盛乐校区现有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容纳330人)、二楼报告厅(容纳500人)、科技楼报告厅(容纳300人)、学院楼多功能报告厅(容纳900人),保障了“盛乐大讲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师资方面,“盛乐大讲堂”选聘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企业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老党员、老教授等组成专家宣讲团,由宣讲团成员担任主讲嘉宾,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辅导报告等形式,已成功举办讲座三百余场,受益学生人数累计六万余人次。在开展好活动的同时,也注重活动的宣传总结,在盛乐校区官方网站上,专门开设了一个专题栏目——“讲堂动态”,力求让“盛乐大讲堂”成为宣传学习践行道德的一面旗帜。

2013年10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命名自治区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决定》,全区共有13家单位获批为自治区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每个基地资助建设费两万元。其中,我校“盛乐大讲堂”榜上有名,成为我区师范类院校首个获批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二、有特色、有创新,讲堂常态推进

“盛乐大讲堂”开讲十年来,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院部(处)活动周”、“百位文化名人、知名企业家进校园”、“ 百部优秀影视作品进校园”、“专家、院士进校园”等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重点,积极发挥高等学校各类人才作用,先后邀请外籍学者开展讲座20余场次,邀请领导干部、企业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开展讲座80余场次,邀请院士、教授等专家学者开展讲座200余场次。“盛乐大讲堂”有特色、有创新地开展活动,概括表现在“宽”、“广”、“频”、“实”四个方面,确保了讲堂活动常态化推进。

1.宽

在“盛乐大讲堂”中,有来自校内外各学科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有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也有来自国内外企业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这些名人、名家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所作的讲座内容有涉及学术领域的,也有经验性的;既有哲学上的思辨,又有数学上的严密论证;既有物理化学上的假设,又有文学创作的探讨;既有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成长励志的感动……涵盖了大学教育的所有内容。

2.广

“盛乐大讲堂” 讲座内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在所有的讲座中,外籍专家、学者人数占总讲座人数的8%,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占45%,国内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占12%,校内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占35%。比如关于名家讲坛、学术前沿、励志讲座、形势政策等系列的主题讲座,已成为盛乐校区广大师生耳熟能详的学习园地。

3.频

随着“讲堂”能量的逐渐升温,“盛乐大讲堂”逐渐汇聚了“三股力量”,即团学讲坛、学术讲坛、理论讲坛。而正是这三股力量的出现,使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讲座热潮”,各类公开讲座接二连三,各种专题“讲座通知”在校园醒目位置天天可见、随处可见,虽然五花八门的“讲座通知”有煞校园环境的嫌疑,但毕竟这其中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学习热”、“讲坛热”已经蔚然成风,并且力保“周周有讲座、月月有报告”。

4.实

一是从实际出发,依托地域文化,努力提升讲堂实效。如根据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的地区特色,“盛乐大讲堂”开展了“和林格尔盛乐历史文化”之秦汉时期的盛乐、北魏时期的盛乐、隋唐时期的盛乐、明清时期的盛乐系列专题讲座以及“和林格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武家泥塑、内蒙古剪纸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观念、盛乐考古等系列专题讲座;二是讲堂内容实实在在,真正贴近学生。如“大学生成长成才系列讲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系列知识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大学英语学习方法系列讲座”、“女性健康知识系列讲座”、“纪念改革开放60周年系列讲座”、“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系列讲座”等等。

三、有效果、有成绩,讲堂反响热烈

“盛乐大讲堂”开设十年来,建设工作效果明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广大师生中起到了普及理论、解疑释惑、服务师生的作用,也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创建“学习型”校园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盛乐大讲堂”积极引领广大师生思想舆论,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1.普及理论,解疑释惑

“盛乐大讲堂”建设加强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在过去,往往是讲堂跟着学生转,说停就停,而现在,却是学生推着讲堂转,想停都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这个概念已经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它不仅是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且是关系到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包括校风、学风、校园的整治、校内的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位和师生关系等。近年来,“盛乐大讲堂”通过开设各类讲座着力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从思想道德层面、育人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在讲座的主题设计上,除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前沿进展外,特别注意请专家学者重点介绍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选择当前大学生广泛关注的话题,针对大学生的种种思想问题、人生困惑,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在遨游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王国、领悟学者智慧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与人格的熏陶。

2.服务师生,反响良好

在学校,“讲堂”为了保证每次讲座的效果,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活动中,学校为同学们发放了一张讲座听课卡,鼓励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讲座,如果每学期能够聆听五次讲座,就可以得到一学分。所以每次讲座几乎都会出现“爆满”的情况。通过采取这种措施,一方面有效督促了同学们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通过加学分的方式,让学生一举多得,塑造一种“在大学,只要学习就能得学分,在社会,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信念。好多大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认真聆听一次讲座,真有“胜读十年书”的畅快之感。

广大师生普遍反映,“讲堂”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能够让学生开阔思路,增强创新意识,给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经过精心准备的各类讲座介绍各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及发展态势,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信息储备,提高了综合素质,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特别在专业教学中适当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就重点、难点内容,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获取解决某一难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促成其强烈的创新欲望。

综上所述,“盛乐大讲堂”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营造了人人爱学习、个个乐学习的氛围,让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了一种对话、交流;作为“学习型”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盛乐大讲堂”发挥了其重要作用,为营造学习型校园奠定了基础性的工作;广大学生在“盛乐大讲堂”的引导下,大兴学习之风,积极享用学校提供的“免费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