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讯10月20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在赛罕校区举行,讲座邀请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老师,主题是“新闻传播——从学习接触人、访问人开始”。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王俊义老师主持。
“内蒙古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钱江老师首先表达了他对内蒙古的独特感情。他曾在内蒙古生活十年,前六年是巴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战士,生活的艰苦让他为了改变命运报考了研究生。而这段经历不仅成为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也为钱江老师今日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钱江老师对同学们做出了专业指导,提出:“要敢于写,敢于发表,要把稿子固化到纸媒体上。对于写作来说,自信是第一重要的,除了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增加自信之外,获得表扬也是提高自信的重要途径。自信不是天生的,一次次的成功才是自信的基石。”
钱江老师还介绍了与尼克松总统握手的经历来具体阐述。“不跟他握手自己当然失去不了什么,但如果迈出第一步,勇敢面对受访者,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结局就会很不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写了连载书《乒乓外交》寄给了尼克松总统。而在谈到采访邓小平“失败”的那次经历,钱江老师很后悔自己没有坚持拨打电话申请采访机会,并劝诫同学们要学会坚持做事。他表明自己的采访对象不只有名人,还有普通人。浙江大学中国外交人物研究所所长宗道一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还现场拨通了宗道一先生的电话与同学们进行知识交流。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是建立自己知识构架最合适的四年,去独立创造生活,希望你们充满理想并保持。” 钱江老师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