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经济学院姜楠博士的学术著作《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研究:后危机时代》由经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随着信用经济的到来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机构以其媒介信息和预警风险的功能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准监管部门”,同时信用评级也成为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信用评级机构对当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危机时代,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与欧洲和美国不同,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目前规模较小、产品服务种类单一、在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影响力弱。而且,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出现和发展一直依赖于政府对信用评级市场培育、推广和支持。在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模式上中国虽然采取“政府主导”模式,但仍然存在“多头监管”和“无人监管”并存的问题, 信用评级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也不符合日益发展的市场多元化需求。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业内专家学者对信用评级问题进行了大量地探索和研究,中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始高度重视。统一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将成为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改革的主要目标。
本书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特征,揭示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发行方与监管部门四方的博弈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利差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质量。本书在国内学术界首次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从而弥补了以往对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本书对CRAS监管改革的方向、策略和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改革的原因、机理的深入分析必然会对当代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理论的建构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成果对政府部门进行信用评级机构有效监管,促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