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边辑)3月28日,在我校民族学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学部主席团秘书长、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郝时远应邀为全校广大师生及首府地区部分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作了题为“民族学人类学视角下的边疆地区‘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学术报告。
郝时远先生首先宏观介绍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他指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内蒙古北向开放的重要通道是中蒙俄经济走廊,这条走廊所代表的经济文化通道,源自几千年农耕与游牧社会的互动。他强调,内蒙古具有显著的能够支撑双向开放的优势,比如,内蒙古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地区GDP第一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自治区,同时也是人均GDP第一个超过全国水平的自治区。全区城镇化率第一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全国第九位。此外,内蒙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民族文化影响力广泛等,均有利于内蒙古双向开放发展。
郝时远先生最后强调指出,中国构建“一带一路”大棋局,目的是建设内通外联、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内在的机理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而不是谋求地区事务或地缘政治的主导权。沿线沿带国家不是棋子,都是棋手。司马迁总结先秦、秦汉历史时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从“两个百年”的时间节点出发,“带、路、廊、桥”建设和愿景,使西部地区、边疆地区的发展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发展成效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因此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边疆地区的人文优势是最重要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