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人物

教师风采

【人物特写】引商刻羽 德音孔昭

发布时间 : 2017-12-13 点击量:

——记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董波教授

文/韩保民 李毓蓉

题记】近日,应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邀请,音乐学院董波教授做客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班第二课堂,与青年大学生一同分享了音乐背后的故事,讲述生命里的灵魂乐章。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对董波教授进行了深度采访。

天赋与坚持 立志走上音乐的梦想之路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结合而成。其二缺一不可。董波老师的音乐之路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这句名言,从小热爱音乐的她自幼就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但因为母亲希望她能学理科将来当一名医生,故高中文理分科时选择了理科,且当时的理科生不能报考音乐专业。但是她始终放不下自己的音乐梦想,终于,临升高三时,她说服了她的母亲,在高中的最后一年转成了文科。顺利转成文科后的她刻苦学习,最终在高考时圆梦,被自己理想的音乐专业录取,真正的音乐之路由此开始。

融会贯通 音乐多领域之间的结合升华

董老师大学毕业后,原本想考去上海音乐学院主修琵琶研究生的她因为南北方琵琶派别不同而错过了这次机会。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错失机会后她意识到音乐并不只是简单的指尖艺术,它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受此启发后,最终董老师选择考取音乐文献研究专业。在当时的音乐研究领域,技艺太多而理论太少,但二者却是密不可分的,犹如鱼儿与水,理论缺了技艺就是空谈,而技艺缺少理论又如同无根之浮萍,难以持续发展。只有二者结合,才是真正完整的音乐。

2003年,董老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攻读音乐考古学专业博士。人们常说,越努力越幸运,上天一定会眷顾努力的人。在她攻读音乐考古学博士期间,正赶上费孝通先生号召西部大开发。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文化开发一定离不开文化保护。如果不将传统文化加以保护,那么传统文化将会在经济开发之时受到不可逆的破坏,成为经济建设的牺牲品。也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原本认为人类学与音乐无关的董老师改变了看法,在导师方李莉研究员的指导下,董老师成为了艺术人类学博士,并成为了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研究人员之一。

2008年,在思考导师方李莉研究员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音乐”的过程中,她通过换位思考明白了音乐与其它学科领域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参与到西部文化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之中,董老师在导师方李莉研究员和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的鼓励下,通过了严格的面试后成为了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后,圆了自己当年求学上海音乐学院的梦想。民族音乐学这个学科源自德国,与美国的音乐人类学是同一个学科。民族音乐学将音乐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地理学、语言学等各个相关领域学科联系起来,她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着音乐的文化解释,丰富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了解与尊重 音乐背后的文化与内涵

在西部开发的研究中,由于内蒙古并不属于第一批西部开发的地区,导师建议她进行其他西部地区例如苗族的音乐文化研究。但作为内蒙人的董波老师心中有着浓烈的民族情感和内蒙情节,她在研究之外依然选择了将内蒙的音乐文化作为研究课题。直到内蒙古作为第二批西部开发的地区被通过,她又将对内蒙的研究成果作为国家重点课题——西部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子课题进行发表。那就是博士论文:《“呼图克沁”——蒙古族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蒙语中意为祝福,这是一种内蒙古东部独特的仪式戏剧,唱词收录在《中国民歌集成》·内蒙古卷中,共仅有200余字、四五首歌。从一个艺术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博士的角度,董老师十分注重“呼图克沁”的文化背景研究。正如她去过当地村庄采访后而发的感想中所说:“这是在研究活着的文化,想要研究它必须先了解它,前提是更要尊重它”。进村采访时,村民听说她要了解“呼图克沁”,却并不知道有这个仪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呼图克沁”是我们书面上的叫法,在“呼图克沁”所在的地区,“呼图克沁”被称为“蒙秧歌”,这是由古时候蒙族与汉族聚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仪式戏剧。仪式中共有六个角色,其中孙悟空与猪八戒两个角色来自汉文化,“白老头”蒙古民族的牧神与祖先的象征、“黑老头”是萨满教的象征。几个角色之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随着民族融合而合二为一,最终成为了内蒙古一道独特的仪式戏剧文化。从它的起源到兴盛时期的“呼图克沁”比赛再到如今的转型,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其中更蕴含着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内涵。它从最初的一种娱乐形式,到后来成为蒙汉两族人们共同的信仰,每一个阶段的背后都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从前,人们将请“呼图克沁”称为接“呼图克沁”,等同于接神。每一个人不论蒙汉,都有着虔诚的信仰,认为其可以给村子带来幸福安宁,能为自己消除灾祸,驱走鬼怪。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功能性被赋予在其中,例如妇女接“呼图克沁”为了求子,家长接“呼图克沁”为了孩子金榜题名。但不论怎样变化,无论是从“呼图克沁”的原型也就是远古时期的傩舞还是到现在的经历其演变而来的鄂伦春民歌亦或是“呼图克沁”本身,无不是代表这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要真正置身其中进行研究,则一定要尊重文化,而了解正是是尊重的前提。近年来很多媒体在报道“呼图克沁”的时候不了解其进行时间,原本从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的仪式如果脱离了这段时间,即使演的再逼真,想必也失去了其本身的音乐文化内涵。正如董波老师所说,研究任何民族音乐都应该尊重它,了解它,知道是谁在唱,为什么唱,唱给谁听。不管是黄土高原的信天游还是江南水乡的你侬我侬,都是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形成的。如今,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内蒙民族音乐的背景文化缺失,音乐断代,董老师的这一番话更加发人深省。

在“呼图克沁”的研究中,董波老师将自己发现收集并整理的“呼图克沁”歌曲以附录的形式列在博士论文中,使得其从原来《中国民歌集成》中的四五首歌增加到了将近二十首歌。而且为了能让这些歌曲不失传,她询问了内蒙古社科院的专家,用汉字的谐音字代替蒙语,记录了“呼图克沁”歌曲的歌词,并出版了“呼图克沁”歌曲的书目,在此书中详细记录了目前能够挖掘整理的“呼图克沁”歌曲,使得人们只要认字即可无障碍的唱诵。这不仅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种保护与继承,更是像她所说的做音乐研究的方法就是不断了解丰富,学以致用。

在她的另一个研究课题——《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中,更是体现出了其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拥有文化,了解文化,跳出文化,才能尊重文化。敖包祭祀,起源于古代草原上用石头为战死的战士砌成的墓葬。而后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祭祀祈福的仪式。在通过官方与民间两条不同的渠道研究,敖包祭祀实际上是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十三,人们来到这里举行求雨的祭祀。另外不同的敖包也会有不同的敖包神,进而有血祭与素祭等不同的祭祀方式。敖包祭祀所突出的文化内涵则为天人合一与万物有灵以及佛家的与人为善。董老师回忆说她半夜三点去到敖包祭祀现场时,却发现草原被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汽车碾压得一塌糊涂,祭祀仪式结束后随处可见的塑料袋饮料瓶满地狼藉更是引人哀叹。试问,前来敖包祭祀的人有哪个不是想祈求幸福,但在这个以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的神圣的地方,却留下了被碾压的草地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这究竟是祈福还是破坏?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音乐救国与文化自觉 音乐能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什么

说到音乐在如今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董波老师从个人与国家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音乐可以舒缓人的精神,给人带来愉悦,更可以修琢人的品质。据统计:学习乐器的孩子在青春期要比不学习乐器的孩子更加懂事听话。而其对人的身体健康更有着莫大的帮助。长期听音乐的人会预防甚至治疗很多疾病,而我国新设的一门学科——音乐治疗学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黄帝内经》中早就有“五音疗疾“的记载。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音乐并不只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一种艺术化生活方式。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就不得不说到音乐救国与文化自觉。王光祈是一个成长在旧中国的爱国青年,他在救国道路中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救国道路——音乐救国。他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比较音乐学也就是后来的民族音乐学,并创立了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也加入了其中,并对他的救国道路表示赞同。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也提出过音乐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一支优秀的红歌可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放眼当下,虽然处在和平年代,虽然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我们对于音乐教育缺少足够的重视和规划,在很多时候,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学校教学中成了擦边球,造成音乐文化和传统文化断层。以至于导致现在的部分青少年“哈韩哈日”现象。不管是早在西周开始就以礼乐立国的华夏民族,还是盛唐时对外开放、兼容并包的文化自信引得周边国家纷纷效仿学习的文化帝国,再到一支优秀的红歌抵得上两个师的故事都无一例外的证明了中国精神中有音乐,音乐中有民族性格与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为了找回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习特会”上,雅乐汉服的演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音乐精神,中国的文化自信。正如董波老师借鉴王光祈先生在少年中国学会成立时所刊发书籍序言中的一段话:吾欲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

(作者系历史文化学院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