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报道我校研究基地与上海师大马院联合主办的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 2022-03-18 点击量: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3月1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内蒙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层论坛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与趋势”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与会学者共同探讨思政课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大势。

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建新表示,将重大思想、重大精神、重大理论成果以及重大实践及时融入思政课,是近年来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典型做法与显著特征,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呈现。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郭凤志认为,高校思政课要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小中大学一贯连续、学段要求的教育目标和原则科学设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诠释好社会大课堂中的真善美;把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并循序渐进提升的原则贯彻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中。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勇认为,未来,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高等学校与各类教育行政机构的政策协同;强化教学设计环节,提升教案质量,引领教师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协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法“节节升、步步高”的有机统一;加强教师培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协同;加强综合评价,激发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提质增效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显良表示,我们要以“八个相统一”为原则遵循、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持续打好质量提升的攻坚战,着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实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同时,要秉持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各学段彼此观照、相互衔接、同频共振,共育时代新人。

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注重思想性、理论性。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提出,我们要在追求形式创新和教学方式变革基础上,夯实内容、丰富理论。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形式、遵循科学的内在逻辑、厚重的思想和理论回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着力给学生提供观察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的理论武器,让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力量、品鉴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实现党和国家的理论与个人成长成才道理的融通,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表示,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增强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自信和战略自信;认真研究分析思政课建设各方面问题,找准难点堵点,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以“唯有改革者强,创新者胜”的使命感抓好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搞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大思政课建设;搞好思政课建设的人财物和政策机制的保障,为思政课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广大思政人的群情投入,上好思政课这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实际行动助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厚植爱党爱国爱上海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上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表示,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的发展定位、赋予上海的新使命、提出的“四个放在”论述,作为上海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前提。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要求的重要讲话,厘清讲话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探讨上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意义,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思政课建设资源。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大文提出,我们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育人目标,厚植爱党爱国爱上海的情感,增进认同感、增强责任感。要遵循认知规律、加强整体设计,在各门思政课教学中进行合理分工,避免简单重复,实现有机衔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大中小各学段要把牢主线,突出系统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将新思想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陈明青认为,我们要在细节处学深悟透新思想,深刻领会改革发展脉络;要在行走中体悟初心使命,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人民、甘当孺子牛的共产党人初心;要一体化推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将相关内容有序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实践中,合力上好“大思政课”。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