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校内要闻

【特稿】以初心致匠心 我在象牙塔里学“非遗”

发布时间 : 2018-04-28 点击量:

/徐欣悦 图/杨英浩 李申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媒体创新创意中心)

时间过得好快,四个周的时间更是在弹指一挥间就倏忽远逝了。从3月29日开始,每周四下午都是一个星期中最别致的一天。在美好的春日里,周四下午,有这样一群同学与剪纸大师有个约定,与非遗文化有个约定,与文化记忆传承有个约定。

最精彩的课堂

对于文学院胡蜀皖同学来说,自己真没有想到学校会开设这样形式特殊又别具意义的一堂课。当她看到剪纸这一“非遗”课程开课时,她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报了名。幸运的是,热爱非遗文化的她得到了这次珍贵的上课机会。课堂上,她认真聆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建珺老师的每一段讲解,跟着段老师的语言灵活飞舞着手中的剪刀,四节课下来,她收获颇丰:“ 虽说文艺,文学与艺术,但因为专业关系,平时接触到的大多都是传统文学作品,渐渐在认识上变的狭隘,已经想不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像剪纸这类艺术的存在,甚至它们出现在生活中,也未曾注意过。这四节课让我认识到:万万不可做井底之蛙,世界之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的人才最无知,我才认识到,我就是这种最无知的人,所幸及时认识到,还有时间去努力。”

这堂别开生面的剪纸课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普及。所有的选课学生均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在这堂课上,你可以看见平时做化学实验触摸各种容器的手指在拿着剪刀飞剪文化,你可以看到码农一改沉闷本色满心欢喜地用剪刀探索非遗文化的脉络;你可以看到知书达理的娟娟淑女执剪剪彩,像古书中走出的静女般美好……

“用简约的形式表达剪纸文化。越简单的手法,就需要工匠的精神。短短几节课收获颇深,让我切身的感受了传统的文化――剪纸。从段老师身上,我更是学到了一种精神。”地理科学学院的靳威艳这样说。

历史文化学院的刘思怡告诉记者,“感觉真的与非遗零距离,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难以靠近,段老师很亲切,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民间民俗的热爱与追求,这为我们这些初学者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知道剪纸文化,重在内涵,不在技巧,掌握它的关键是要去了解、挖掘民俗文化,并将其转化成一种元素,一个符号,而剪纸正是它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出口。”

一堂动静相结合的课,给了我们无数的灵感与启发。

最深刻的体验

一幅剪纸作品的诞生,从构思阶段开始就融入了深刻的思想。你需要用艺术的形式创作,用连贯的剪刀裁剪,用灵活的思想打磨,最后才能展现出饱含深意与美的作品来。

段老师坐在教室前面,面前一张大大的桌子上摆满了剪刀、红纸和他的作品。他右手拿着剪刀,左手拿着红纸,一边向同学们讲解,一边飞速地一气呵成作品。“同学们,剪纸之前你要构思,你想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你该怎么剪,随心所欲,剪你所想,千万不要画。剪的过程中要运气,不能停顿,剪下去,一直剪下去,一气呵成才能最畅快地表达你心中所想。”

同学们围在段老师四周,摩肩接踵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剪纸、对非遗文化的热爱。

“剪纸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最宝贵的是剪纸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它其实蕴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历史与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见证。同学们,你们仔细地了解一幅剪纸作品就能了解到这个地方文化的所在。”

最难忘的感悟

剪纸艺术是一门起源于汉代,甚至更早的艺术形式,它是以纸张、金属薄片、动物皮革为载体,以剪刀为创作工具,通过抽象概括与着重突出事物明显特点的、具有独特表现方式的古老艺术。和林格尔剪纸是形成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的一种特色剪纸民俗文化,是该地区历史上鲜卑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晋地汉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结果。相比较晋、陕等地的剪纸艺术,和林格尔剪纸在风格上更加粗犷,题材内容上具有特点鲜明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其中传统剪纸图样《蒙人进城》、《胡人牵骆驼》等直接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人情风貌,这在其他地区剪纸中十分罕见,由此证明了和林格尔剪纸艺术表达对象的独特化,也表明了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和林格尔剪纸这个巨大的历史文化宝藏将是正确的选择,不容置疑。

段建珺老师是和林格尔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大师带着民族文化的精品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剪纸文化是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当下极力抢救非遗文化的现状下,非遗走入高校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知识与文化发汇合地,这里有最开放的风气与浓厚的自由学术氛围,在这里传承非遗文化能得到最有力的帮助。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我们说要保护那就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这几节剪纸课让我对剪纸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剪纸出于民间,源于劳动,是一种淳朴的民间艺术,流畅的线条,一气呵成,不需要精美的雕琢,显示抽象并且富有含义的图形表现出不一样的风采。”法政学院的陈柔同学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很高兴第一次“非遗”选修课得到了如此圆满的结局,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非遗通识课程,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真正接触到非遗文化,让文化传承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我们能真正用手传承用心感受。

“把非遗引进课堂,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它让我从平时的节奏慢下来一点,用那一下午的时间去放松,去真正的用心剪出自己的心灵。我们传统文化有那么多精华的东西,那些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去了解它,厚重的文化就能世代传承下去。最后希望,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所有民族文化瑰宝都能一直璀璨,世代传承。”来自经济学院的麻芳雪这样说。

除了对剪纸有所感悟以外,外国语学院的郝静选对剪纸课的课堂形式也有较深的感慨:“这次课程,也让我改变了对死板课堂教学形式的看法。以往的课程都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听,老师问学生答,反之,不讲就不学不问就不答,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被高高的讲台彻底拉宽拉远。师生之间如此僵硬的关系教学又怎能相长呢?可是,这次剪纸课程,段老师都会走到学生中去,一一为我们耐心指点作品,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鼓舞赞扬。”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非遗传习社社长张萌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剪纸社社长刘海霞也都参与到了这四次生动的剪纸课堂中来。四周的学习与感悟让她们更加坚定了传习非遗文化的信心。

四节课在同学们的掌声与感谢声中结束了,在结业仪式上,段老师对同学们的教学作品进行了评选,对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同学给予了表彰。特别让同学暖心的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很贴心地为每个学子都准备了一份“结业礼物”--结业证,小小的卡片上有段老师的肖像和亲笔签名,我们的剪纸课就这样在同学们的恋恋不舍中走向了尾声。

不少人认为,时代变迁和技术更替挤压着手工艺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实际上,非遗文化并没有被时代变迁所击倒,相反,非遗文化也在积极与时代相适应,凭借其本身源源不断地生命力在当今时代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神话。落后与腐朽不再是传统非遗文化的标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通过媒体见证了非遗文化的重新繁荣,越来越多发传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了现代生活中,非遗文化在年轻人的脑海中大放异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艺术殿堂的基石。很多时候我们去传承与保护一门手艺,更多地是在保护一种文化。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群体,在非遗传承方面扮演着独特又重要的角色。我们学习与传承非遗文化,就是为了体验文化,就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就如段建珺老师常说的那样,剪纸是一门写意的艺术,我们需要从艺术中体会文化传承文化,只有动手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深意。

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的。在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长河里,我们年轻人应当是时代弄潮儿。我们必须真正用自己的双手把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