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30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理论探讨》协办的“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格里高利大学、都柏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人类文明多样性、百年未有之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和民族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7大研究议题进行讨论。
我校副校长赵东海和格里高利大学JoaoJ.VIla-Cha分别致开幕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春晖主持开幕式。
赵东海代表学校向大力支持本次会议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理论探讨》杂志,向对本次会议筹办做出巨大贡献的胡业评博士,向远道而来助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朋友们,以及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时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这一事关人类福祉,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理念,受到高度关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理念为发展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塑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创人类和平发展大业提供了“中国智慧”。
JoaoJ.VIla-Cha在致辞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新发展理念应从关切现实问题角度出发,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历史进程。他和大家分享了东西方文化中人性方面的共同价值观,以及各民族以此为基础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及方法。
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中山大学钟明华和都柏林大学John McNerney分别作了题为“百年未有之变局之人类文明进步的思考”和“展开的人类,语言和友谊是人类交流的绿洲“的主旨演讲。北京大学宋朝龙、同济大学刘勇、厦门大学李丹、天津师范大学秦龙、内蒙古财经大学乌峰分别以“金融资本的症结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中国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优势”“论文明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作了主题发言。此外,“青年论坛”的设立,为青年学者成长搭建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本次研讨会还设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民族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共同体研究”三个分会场。与会学者围绕这三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总结,并在大会上做了汇报。
在编辑交流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和《理论探讨》主编刘建民分别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刊物和接受稿件的要求,围绕有针对性投稿进行了讲解。
国际价值学会执行理事胡业评在闭幕式上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点评,对会议的精心组织表示由衷感谢。她说,研讨会气氛热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她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共同价值,需要加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文明互鉴,促进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何瑞主持闭幕式。
此次会议参会代表来源广泛,议题丰富,视角多元,为中国声音的有效传播和国内外学界的深度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成果展示平台,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凸显思想性和专业性的学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