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科学学院讯 全国第四届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于1月5日—7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大赛吸引了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省属师范大学以及其他兄弟师范院校等75所高校的共15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采用“现场抽签,限时备课”的方式,选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上课及板书、现场答辩等四项内容。比赛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组的赛题主要出自高中地理教材,而研究生组的赛题则紧密联系热点时事,也给选手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黑龙江大批老人南下海南养老的分析、雄安新区建设对首都功能改善的意义、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生态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我国高铁发展的积极效应、我国西部扶贫工作的地理环境分析、北京“风道”建设与城市环境改善、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等题目,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学科价值。
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地理科学学院2016级全日制教育硕士张岩同学荣获研究生组一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占全部参赛选手的13%),张卫青教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本次大赛充分展示了我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展示了我校师范生的教学风采,为我校赢得了荣誉,进一步扩大了我校教师教育在全国的影响。成绩的取得与我校长期坚持抓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密不可分,尤其是学校一直坚持举办的师范生(本科生及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包括班级赛、学院赛和学校赛和全区比赛等系列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高了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一直以来,地理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师范生技能训练,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及研究生院的要求,积极组织师范生(地理科学本科生和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课堂观摩、模拟课堂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教育实习由专任老师负责,教育实习前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主持召开教育实习动员大会,实习过程由专人负责,期间学院领导去看望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组织召开教育实习总结汇报大会。在全国和全区的师范生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2014年(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杜艳艳获得一等奖、宋亚雯获得三等奖,2015年(第二届)本科生杨欢和杜美均获得一等奖,2016(第三届)研究生石璐和本科生王志航均获得特等奖,2018(第四届)研究生张岩获得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规定不再设置特等奖)。在由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联盟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承办的本科生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2016年(首届)王志航和孙文钰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2017年(第二届)何文静和查冬梅均获得二等奖。以上获奖同学均由地科院张卫清老师指导。
1月7日,我校代表队参加了“基于新时期专业素养提升的卓越地理教师培养研讨会暨第四届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交流活动”。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组副主任徐宝芳教授主持。研讨会上,段玉山、李家清、夏志芳和袁书琪教授以及张建珍博士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机遇与挑战: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英国地理‘田野’教育的举措与启示”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及讨论;地理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主编雷鸣先生,《地理教育》杂志主编李晴教授及《地理教学》主编段玉山介绍了办刊情况;之后几名选手进行了本次教学技能大赛的公开展示,李家清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在短暂的时间内构建好完善的教学设计框架,教学中表现出语言专业性是一种挑战。为呈现地理优质课堂教学,当代高校师范生仍需走好、走稳、走强三步,即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有优秀的讲演能力、心中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