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内师故事

特稿:健身气功在高校发展的师大样本

发布时间 : 2014-11-13 点击量:

文/张宝成 边建平

核心提示:4月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呼和浩特人民政府主办,呼和浩特体育局承办的“全国百城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作为活动内容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健身气功千人展示活动当天下午在我校盛大举行。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晓敏及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莅临我校观摩了由内蒙古师范大学1000余名各族师生进行的健身气功千人展示活动,参加观摩活动的还有自治区体育局、呼和浩特体育局有关领导。我校校长云国宏、副校长刘前贵及学校各有关部门、学院的负责同志到场观看。

展示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蒙古族博克、学生健美操表演。

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体育局及我校领导步入会场观看健身气功表演

气功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起源于中华远古时期,并在历代得到发展。健身气功是一项通过调身、调息、调心锻炼,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强调“三调合一”的境界。

健身气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广泛群众基础,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健身气功在中国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正式注册的健身气功站点已达15469个,习练群众达到150多万人,挂牌成立首家全国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命名成立3家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开展全国系列展示活动957场,举办全国交流比赛12次,推广工作覆盖到了全国各省区市。近几年先后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全国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全国百城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全国百县千村和百大公园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等品牌赛事和活动,产生了一大批健身气功科研成果,开展了一系列健身气功科普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人才培养

成立于1952年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校之一,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设立体育院系的高校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批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高等院校之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始终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师范特色在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阔步前行。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除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外,还主动承担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世纪60年代,我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公共课程,专门教授气功和太极拳,此举尚属全国首创。1988年,面向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了《保健气功》选修课,内容以理论为主,同时教授易筋经、八段锦等功法。1990年至2003年,将体育专业《保健气功》课改名为《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专业必修课,课时由原来的24学时增加为40学时。2004年将健身气功·易筋经和八段锦纳入技术教学内容,自此,我校成为全国高校最早开设《健身气功》的高校之一,而长期致力于健身气功教学、传承和弘扬的我校教师张彩琴,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内蒙古健身气功第一人。在此后的十年间,我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时等,在全校掀起了学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我校校长云国宏(左)接受中国体育报记者采访

我校校长云国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产业。袁贵仁部长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云国宏校长表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来重视群众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倡亦文亦武,习武修身,注重内心的修养,要求学生既要会学习,又能调心、调身、调息。“几年来,学校已有上千名来自各专业的学生选课,在个人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其性情得到了陶冶、心灵亦得到净化。而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学生毕业后,活跃在各教育岗位,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生力军。而在近千名体育专业毕业生中,他们则成为传播普及健身气功体育项目的社会骨干力量。”云校长介绍说,举办健身气功千人集体展示活动,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因此,下一步学校将适时冲击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此前,内蒙古师范大学千人脚斗士已成功申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