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内师故事

细化于行 内化于心 打造“三型”党组织的高校样板

发布时间 : 2015-10-13 点击量: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记实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和更加繁重的任务。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根据全区深入开展大学习行动的意见,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实施“三带三创”工作的要求,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因应新形势、顺应新要求,把中心组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校园讲坛建设这三个主要学习载体有机统筹起来,形成了合力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的新机制。

“三带”即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领导干部思想理论素质提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三型”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大讲堂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三创”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基地,创建示范大讲堂,争创学习型典型。

一、机制保证,制度保障,党委中心组学习扎实推进

随着党的先进性理论地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不断积极探索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已成为中高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有效机制。正如中组部、中宣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所指出:“中心组学习制度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的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领导水平,结合学校实际,2008年,校党委制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对校党委和学院两级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从组织领导、学习内容与要求、时间安排、学习方法、考勤与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中心组学习时间、内容、人员的“三落实”。

近年来,在探索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学校党委扎实抓好中心组学习,班子成员通过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解放思想、带头登台宣讲、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分析检查等“五带”,重要思路亲自思考提出,重要文稿亲自主持起草,重大活动亲自主持等“三自”,为全校上下起到了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党委中心组还按照“理论学习要精、政策学习要深、知识学习要实”的要求,突出抓好了学习的“四项内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本职业务、经济、政治、科技、法律、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在学习方法方面,学校按照“坐下来学、请进来学、走出去学、联系实际学”的要求,切实抓好了学习的“四个结合”:第一,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正确处理班子成员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方面带头学习,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常抓不懈,自觉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方针政策,把握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的规律,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经验成果。另一方面,对于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校党委第一时间发文号召全校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要求校领导班子通过全校中心组学习或参加各党总支的集体学习等方式进行。在计划安排上,既要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安排;在时间把握上,既相对集中,又鼓励个人自学,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以高度的自觉性抓好自学。第二,坚持辅导讲座与读书交流相结合。运用学习讲坛、论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讲授。第三,坚持调查研究与参观学习相结合。倡导研究型学习,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立足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要从推动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高度,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切实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坚持向“外”学与向“内”学结合。向“外”学,即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主题报告,以2013年3月到 2014年底为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学校先后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到校进行了百余场(次)的专题学习辅导。向“内”学,即重视向校内教师学习,充分发现、挖掘校内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为此,学校领导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注意发现一线教师在德育工作、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时表彰鼓励,并且总结提炼推广,使之成为师大人的共同财富。近年来,学校领导撰写了《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推进“校园讲坛”品牌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文章,先后发表于《内蒙古日报》、《实践》、《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年来,由师大选送参加全区高校思政研究会的论文获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报送参加华北五省思政研究会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在全区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

二、围绕中心,优化载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多维呈现

大力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肩负新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崇高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大力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障,高等学校的各级党组织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才能牢固地以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完成高等学校教育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内蒙古党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学习的主题、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工作,并注重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基层组织学习有安排,党员干部学习有要求,学习已成为一种制度和自觉行动。近年来,校党委针对师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持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上,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学校改革发展的认同感。

自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校党委首先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扎实开展了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活动,研究制定创建活动的具体办法,丰富抓手、创新载体,推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实际,积极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学校党委的精神,接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习型校园建设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动员并掀起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热潮。

在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台、橱窗和课堂的作用,立体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还注重发挥中央和地方媒体的作用,积极营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是激活校内载体,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了推进高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在学习活动中,学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的无缝整合、系统存取等,积极打造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了一个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打造知识交流网络,将其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在全方位报道学习活动进展情况的同时,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和新闻网上开设“德耀师大”等专栏,挖掘学习典型、推介学习经验,刊发言论文章和理论文章。同时,利用两校区近百余块橱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习活动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在学习活动中,已推出相关典型60余个。此外,学校还创新学习活动载体,有效利用“课堂”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二是搭建外宣平台,强化学习效果。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注重发挥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扩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影响,积极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正式开展起,校党委就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宣传报道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确定下来,要求学校宣传部精心谋划、认真安排,确保宣传的规模、力度。为此,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媒体的不同特点和定位,突出特色、各展所长,相互配合、形成声势。比如,学校在注重发挥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独特优势,运用网上团支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基本做到了将各级媒体打造成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截止目前,各级媒体累计刊发学校相关专题百余篇。2011年8月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全区高校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与会自治区领导和全体代表的一致认可和普遍赞誉。同年底,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定自治区主要媒体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开展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典型宣传报道。期间,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日报等媒体再次连续、集中刊发(播)了学校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的做法、经验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学校被评为“全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典型基地”。

三、厚实起步,打造品牌,校园讲坛纵深发展

自2010年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就着力打造“校园讲坛”这一文化品牌,将众多的校园讲座进行整合归类,统一纳入到“校园讲坛”。 并把“讲坛”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做到“五结合四提升”,即“讲坛”建设与提升学校内涵相结合、与学校党建思政建设相结合、与不断加强的学科建设相结合、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进而达到提升党的领导力、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校园文化的引导力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力。从2010至2012年三年间,学校共举办各类讲座400余场(次),直接受益师生达六万人次,间接受益师生达一万人次。目前,学校“校园讲坛”包含了“三坛一堂”的“3+1”模式,即团学讲坛”、“学术讲坛”和“理论讲坛”+“盛乐大讲堂”。“团学讲坛”、“学术讲坛”和“理论讲坛”,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不同归口部门分别承办。“盛乐大讲堂”是在两校区运行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新校区校园文化品味而特别开设的,具体由盛乐校区管委会主办、驻校区各单位承办。这些讲坛在弘扬主旋律,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加强校园文化引导力;汇萃专家名士,汇集多种学科,增强校园文化感染力,提升校园文化吸引力;营造学术氛围,增强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创新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盛乐大讲堂”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社科联评为自治区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5年,盛乐大讲堂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让“校园讲坛”品牌化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从提出“校园讲坛”开始就一直坚持的目标,四年多来,在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引领下,学校各单位积极响应、协同配合:“团学讲坛”有声有色、“学术讲坛”氛围浓厚、“理论讲坛”紧贴前沿,“盛乐大讲堂”分享思想盛宴。“校园讲坛”在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方面成绩卓然。

(一)“团学讲坛”助力学校思政教育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经和渠道亦表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网络等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日益显现。为了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特征的变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巩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于“校园讲坛”之中,充分发挥“讲坛”对青年大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正确导向作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

(二)“学术讲坛”助力学校教学科研

“学术讲坛”的开展,使校园里的博士、硕士、本科生以及教学、科研人员更易在第一时间与学术前沿接触。通过聆听讲座,广大师生可以涉猎到更广泛的综合知识,可以不断拓宽学术视野等。近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先后邀请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美国费耶特维尔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日本国东北大学、蒙古国教育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韩国青云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瑞典隆德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环保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近两百人来到学校为广大师生作前沿讲座。这里有各学科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有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也有来自国内外企业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通过讲座,一方面增强了学校与学者的联系,大部分学者被聘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外籍专家)或兼职教授(国内专家);另一方大部分学者的讲座直指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许多问题在讲堂上迎刃而解。因此,“学术讲坛”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破解学校教学科研困惑的重要平台。

(三)“理论讲坛”助力学校改革发展

把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科技知识、文明素养源源不断注入“末梢神经细胞”,对一个人来讲是强身壮体,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大厦来说是强基固本。把科学理论和知识真正在高校事业发展中扎根,在实践中运用,对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凝聚力量、密切党群关系,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始终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把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工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健全学习制度,理论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得到进一步弘扬,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党委中心组按照“理论学习要精、政策学习要深、知识学习要实”的要求,以“理论讲坛”为载体,突出抓好了学习的“四项内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本职业务、经济、政治、科技、法律、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从2010年3月以来,学校已先后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到校进行了90余场(次)的专题学习辅导。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将 学习理论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把提高理论水平同提高领导水平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同制定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在发展中形成新思路、寻求新突破,在实践中开创新局面,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新举措。同时,也只有将理论学习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才能不断提高治校理政水平。

(四)“盛乐大讲堂”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盛乐大讲堂”的设立是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建设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时间以周六日为主,主讲人不以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等论高低,只要是有工作积淀、经验丰富、品德修养好的各行各业人员均可参加。“盛乐大讲堂”从2010年开设以来,以其丰富的讲座内容,成为了校园讲坛的一个重要补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需要什么》、《大学的生活与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读书与成才》、《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五个要素》、《勤奋学习,踏实做人——我的成长之路》、《提升个人修养,绽放魅力人生》等等,类似这样的人文素质讲座让在校大学生受益无穷,因为,同学们一方面通过讲坛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主讲人本身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等。经验告诉我们:“盛乐大讲堂”作为“校园讲坛”的一朵奇葩,其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启迪心智、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影响他们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看法,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截止目前,“盛乐大讲堂”人文素质系列讲座已达300余场(次)。

总之,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学校始终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结合起来,与推动学校工作结合起来,与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提升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本领,履行了学校“求真务实、育人为本、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不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虽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有许多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文/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