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内师故事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全面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 : 2015-04-28 点击量:

——内蒙古师范大学基层团组织建设纪实

201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团中央确定为基层团组织创建试点单位。围绕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学校通过多次专项调研,形成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工作

   思路,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形成这样的思路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从思想引领的角度,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育人载体,既有文化育人的内涵,也是实践育人的平台,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二是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角度,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成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60多年来,学校积淀了丰厚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活动多次在全区、全国获得过优异成绩,而且在全校3万余学生中艺术类学生占到9000余人,社会科学类9800余人,学生思想、行为比较活跃,学校也非常重视艺术类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因此,具备了全面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优势和条件。三是从组织建设的一般经验的角度,学校认为只有先吸引住青年学生,才能凝聚青年学生,进而提高战斗力,而从当前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校园文化活动是吸引青年学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发挥校团委的统揽作用,加大资源向二级学院倾斜力度

针对团总支自转动力不强、枢纽功能发挥不足这一现状,校团委将全校性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了精简整合,从全年25项压缩为十项,作为校级品牌活动,由校团委主办。同时要求各二级学院至少申报一项“体现学院特色,面向全校学生”的学院精品活动,简称为“一院一品”活动,共28项,由学院主办,团委协助。通过梳理整合,将空余出的时段和经费交给学院主导,并从学校申请了“一院一品”专项活动经费,让学院团总支工作有激励机制和“抓手”,搭建了学生自己策划、开展活动、获得成就感的活动平台。

针对团支部活力不足、职责不清这一现状,学校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观摩,要求所有团支部集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团委机关、团总支书记、团支部书记、组宣委员进行集中观摩;第二项措施是启动“特色团支部创建基金”,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评选出100个团支部,每个支部给予300——500元的经费资助,用于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三是开展了优秀团支部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细则及工作手册,要求每个学院至少要有5个支部参与创建活动,并在五四期间进行活动展示和专项表彰。

二、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资金保障。在对校园文化格局进行梳理特征的同时,校团委积极争取学校党政支持,在原经费的基础上,划拨了“一院一品”专项经费15万元,每个学院匹配5000元左右。党委从党建经费中划拨56万元,用于二级学院“一院一品”活动。

二是时间保障。由于学分制,学生选课分散,班级、支部很难集中开展活动,经学校研究,从今年开始下午四点半以后不再安排课程,空出两节课的时间用于开展班团活动、“三走”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三是服务和监督保障。团委对所有的一院一品活动和团支部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和协助,派机关工作人员进驻学院,以学院为主,协助开展工作,确保活动质量,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

三、将活跃基层组织活力与扶持学生社团发展紧密结合

学生社团在组织学生,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参与活动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调研,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提出了“需求定制文化服务”的社团发展理念,对学生参与社团进行有效引导,大一学生以参与理论型和文体型社团为主,培养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并使之感受与高中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二三年级以学术型、社会实践型社团为主,培养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创业型社团为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党委从党建经费中划拨了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持社团发展。学校对已有学生社团进行了分类和筛选,补充了新的社团建设类别,在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有效覆盖上狠下功夫,使学生社团成为吸引和凝聚学生、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有力补充。

通过一年的实践,学校的基层团组织状况有了新的变化。团组织的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二级学院团总支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团支部的活力得到了全面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加大把工作载体、工作资源、工作项目向团总支、团支部的倾斜力度,探索团支部活动的政治性与学生喜好、需求相统一的有效模式,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合理、充满活力、全面覆盖”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线,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切实推进基层团组织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