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人物

教师风采

张伟:做真教育 真做教育”

发布时间 : 2017-05-26 点击量:

内蒙古民族画报对话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伟

从2011年12月担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盛乐实验学校校长开始,张伟的“马达”就没停下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创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新学校,实施“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2014年7月,担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提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打造“学习型高效课堂”,倡导由“学会”到“会学”,加强学生体卫艺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张伟启动的不仅仅是教育理念这一“软件”的更新和升级,还有相关的诸多“硬件”方面的“开沟引渠”。

开卷育人 静待花开

记者:我注意到,您从零开始创办一所新学校到接手附中这所有60余年历史的老学校,您都坚持“去功利化,回归教育本源”。您如何做到“教育本源”的回归?

张伟:无论是建设一所新学校还是管理一所老学校,我都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把学校办成企业或其他行业模式,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因为学校一旦追求功利,校园就容易变成“工厂”,师生就会被当成“工具”;而“回归教育本源”是把学校视为“生命场”,关注生命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培育整体发展的人。作为校长,首要的是“心中有人”,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校园,通过打造高品质课堂、多元化课程和高质量校园生活,努力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师生健康成长”。

记者: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基本成为家长和社会认可、不认可的标尺,这是回避不了的现实。您的“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实施的难度和面临的压力应该都很大。

张伟:是的。没有分数就没有今天,但是只有分数就没有明天。在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下,分数,是衡量指标,但不是唯一。教育不是为了获得短期认可,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我们更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找到素质教育和学业成绩的平衡点,既关注学生的文化教育,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生存能力,是我们当前重点解决的问题。教育也需要工匠精神,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教育的传承创新者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

记者:说得好!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不得不注重成绩、注重中考、高考。但是您说过,您的努力不是“办学校”,而是“办教育”。您期望附中毕业的学生身上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张伟:包容、淡定、阳光、自信、能力强、潜力大、会学习、懂感恩、善思辨、求真理、有发展后劲。附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平民情怀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记者:说到热爱生活,我注意到附中是为数不多的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健身、参加社团活动、倡导“健康第一”的学校。

张伟:是的,一切活动皆课程。体育课、艺术课不减,社团活动注重学生体验。这些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从“真教育”的角度来讲,对学生太重要了。他们有了健康的体魄,他们得到意志品质、团结合作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附中的蒙古语授课在自治区同类学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您如何实现“民族特色”教育理念的落地?

张伟:附中的“民族特色”,准确地说是“民族团结特色”,蒙汉合校、文化融合、团结协作,这是附中62年来办学最成功之处。我们高度重视蒙语授课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落实民族政策,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尊重蒙古语授课和蒙古族学生的特点,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蒙古族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管理形成传统。

和而不同 乐在其中

记者:您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是一位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28年的大学教授,与现在从事的基础教育的管理工作相比,您更喜欢哪一个?

张伟: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我都乐在其中。不过我觉得做一名基础教育管理者,更能够发挥我的专业特长,比我自己写几篇论文、撰写几部论著、做几个研究项目、带几个研究生以及上几节课意义更大。

记者:2014年您担任附中的校长之后,您的工作报告中有一段话是“让附中的教师工作幸福”。我认为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在工作上没有幸福可言,除了压力大就是工作负荷重。附中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

张伟:教师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文明传承的链条,是学生成长的导师。附中实施教师弹性坐班,管理人性化,做到 “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一方面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努力提高“硬福利”;另一方面创造教师潜力发展的平台,努力提高“软福利”,让教师在事业追求和生命价值的体验中,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记者:从师资队伍来讲,打铁还需自身硬,您是怎么开发和升级“师资软件”的?

张伟:给教师创造机会更好地学习发展,让他们各尽其能,时刻看到自己的价值提升。比如,师资队伍分层培养,支持鼓励教科研工作,鼓励校本课程建设,做好“名师工程”,打造学术型、专家型教师团队。在附中教育发展目标下,老师们“各自为政”却凝心聚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记者:2016年,附中蒙语授课部夺得自治区蒙授文科总分状元,汉语授课部获得自治区英语单科状元,汉语授课部一本上线率提升到98.2%……这些佳绩再次证明了附中的办学实力,也证明了您的治学愿景正在逐步清晰。

张伟:附中云集大量名师,对生源“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培养能力是社会公认的。附中学生被重点高校录取率连续多年在自治区领先、在全国也处于同类学校前列,这是附中回归教育本源、立德树人的“副产品”,我们虽然不搞应试教育,但绝不输在高考。直观地看,学校的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体育竞赛、艺术竞赛包括高考成绩全面开花,这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团队力量。

记者:“做真教育,真做教育”,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很难。您比喻“真教育”不是2000米、3000米赛跑,是马拉松。

张伟:是的。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做真教育”,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真做教育”,是务实,不惧逆流,不跟风,真正的体现出教育实效,为每个生命的成长提供最全面的支持。

和张伟校长交谈中,能够时刻感受到他镜片后目光的坚定。他的压力之大、思考之深,更源于作为基础教育管理者肩上的责任之重。教育改革与举措,前提是心中装着学生和课堂,需要教育者拿出负重前行的决心。张伟校长说,如果有100件事要办,眼下最紧迫的,还是治学。他想做的,就是把学校教育这条单元跑道建成多元发展的“立交桥”,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成长道路,让学生“跑得起来,跑得更好”,在附中得到独特的人生积淀。

利箭在弦,一切都在蓄意更好的可能。